2020-07-14 10:22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s://hb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人民网
7月13日下午,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就“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”的质疑发布声明称,名为《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》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获奖作品的获奖学生陈某某,系该所研究员之子,目前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,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,并将及时反馈相关调查结果。
小学生研究癌症到底是神童,还是造假,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。我们也相信调查组会让真相水落石出。
在重视科学思维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下,小学生能研究癌症相关基因似乎并不意外,但公众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。该项目的部分实验记录显示,陈“神童”在2018年1月9日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,4天以后就学会了相关知识。如果生命科学这么简单就能学会,那医学院的本科生为啥还需要全日制读五年?所以,大家对此事揪着不放是情理之中的。
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一次引发质疑。多名曾参与此赛事的人士爆料称,参赛的部分科研项目存在造假,很多科研课题和实验难度已到达硕士、博士水平,不是忙于学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。
无利不起早。青创赛之所以多次出现名不副实的科研项目,无非是因为与升学挂钩。在一分就能超千军万马的中考和高考中,这种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获奖作品,往往能在自主招生中获得加分。尽管今年1月13日,教育部已经印发意见,明确从今年开始高校自主招生正式取消,青创赛已经不能为高考加分。但在很多省市,青创赛比赛成绩仍是中考录取的加分选项。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升学机会,有条件的一些家长“合理利用规则”也就不难理解。
作为我国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,青创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,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,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该项赛事已经背离了设置的初衷,不但获奖项目难到连硕士博士都看不懂,甚至成了破坏教育公平、亵渎科技创新的温床。
当比赛屡被质疑、作品频涉造假,当从拼智力拼创新拼实践,变成拼家庭资源拼人脉时,相关部门已经不能再坐视不管。强化比赛全流程的监管,加强参赛选手的背景审核,对研究项目能达到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估,有舞弊嫌疑的一律禁赛,参与造假的研究人员追溯至其所在单位或学校等等,多管齐下,才能创造更公平良好的比赛环境。最重要的是,要尽快把比赛与升学脱钩,才能真正让比赛回归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的正确道路上。
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科学的希望”,1979年,邓小平为青创赛的前身“全国青少年科学作品展览”题下这样的一句话。41年过去了,国家对青少年的关心不变,对科学的重视依旧。只是,这种关心和重视,不能成为某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手段。让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回归初心,全社会责无旁贷。
公告啥时候出?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冲刺资料领取?